当归被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既能祛邪又可补虚的中品,记载其:“主咳逆上气,妇人漏下,绝子,诸恶疮疡、金疮。”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破恶血,养新血,及主癓癖。”
《本草纲目》:“治头痛、心腹诸痛,润肠胃筋骨皮肤。治痈疽,排脓止痛,活血补血。”
在中医药学中,当归味甘,辛,性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
当归有良好的补血功效,适宜于血虚诸证。
在中医理论中,血为气之母,主要包括血能载气与血能养气。
血能载气,指气依附于血而运行,以防止其散而不收。血能养气,指血对气有濡养作用,使气保持充盛。
血虚是指血的不足,濡养作用减退。由于心主血脉,肝主藏血,故血虚的病变以心、肝两脏最为多见。
形成血虚病变的原因常见的有三个方面:一先天出血导致失血过多,新血未能及时生成补充;二是化源不足,如脾胃虚弱,运化无力,血液生化减少;三是久病不愈日渐消耗营血。
由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液的濡养,而且血能载气,血少则血中之气亦虚,血液又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。
所以在血虚时,血脉空虚,濡养作用减退,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失荣失养、功能活动逐渐衰退、神志活动衰惫等一派虚弱表现,如面色、唇舌、爪甲淡白无华,头晕健忘,神疲乏力,形体消瘦,心悸,失眠,手足麻木,两目干涩,视物昏花等临床表现。
当归就像是一个“补血小能手,”当出现以上情况时,当归便可补心、肝、脾之血,心生血,肝藏血,脾统血,当此三个脏器的血液充足时,全身便也气血充足,治疗了血虚症。
当归在发挥补血功效的同时,还能让血“动”起来,它就像一个疏通管道的小能手。如果身体里有淤血,不管是因为受伤,还是月经不调、闭经或者痛经,它都能把淤血化开。从而减轻淤血带来的肿痛。
当归能补血活血,托毒消肿,又为外科常用药,适宜于痈疽疮疡。他可以治疗因气血亏虚导致的脓成不溃等外伤,从本而治。
另外,当归还能滋润肠道,当肠道因为缺血变得干燥,大便不通畅的时候,它就可以起到帮助排便的作用。
但需要注意,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当归,才能够避免药不对症或者用法用量不当所导致的不良后果。
分享到: